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工业革命时代的欧洲

20世纪对于欧洲是一个战争的时代,但是19世纪却是一个和平的时代。的确如此,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实在是有些出人意料。自从1815年拿破仑被击败之后,欧洲的五个大国,奥、英、法、普、俄,彼此都能和平相处,很久没有发生战争。

直到1854年始有克里米亚战争发生,但参加者仅有英、法、俄三国,而奥、普两国则仍守中立。19世纪的上半段,除了1815年以前的拿破仑战争以外,欧洲真可以说是太平无事,到了下半段才开始有了静极思动的趋势。

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到1859年拿破仑三世由于帮助意大利统一运动对奥国发动战争;接着又有一系列的日耳曼统一战争,就是1859年的普丹战争,1866年的普奥战争和1870年的普法战争。

这些战争对于欧洲的权力平衡虽然带来了重大的后果,但其本身却都是短期的局部战争,而且每次都只有两个欧洲大国参加,其余三个则中立旁观。

1878年,由于俄国侵入土耳其的欧洲部分,致使欧洲濒临一次全面战争,但是经过柏林会议的调解,危机终于还是平安渡过,有惊无险。

此后欧洲又再度进人大约长达四十年的和平时期,直到1914年为止。在这四十年当中,虽然东欧的小国之间曾经打过四次短促的小型战争,但五个大国都不曾介入。

19世纪虽然概括地说来是一个和平的时代,但令人感到惊奇的却是这个世纪并非一个停滞的时代。反而言之,技术和经济的进步,人口的增加,社会秩序的改变,在欧洲都可以说是史无前例。

帝国主义、工业革命、民主政治、社会革命等新动力的出现,所产生的效果是极为巨大的。此外,欧洲的地图在这个世纪当中也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变。

1871年,日耳曼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即所谓德意志帝国。相对于神圣罗马帝国而言,它又被称为第二帝国。意大利到1870年也合并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就是由萨丁尼亚的国王升任了意大利的国王。

比利时从荷兰分出变成一个独立国家。奥斯曼帝国就是土耳其,“奥斯曼”即东方人之意,其欧洲部分逐步瓦解;希腊于1832年独立,罗马尼亚于1856年建国,保加利亚于1898年复国,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纳于1908年脱离。尽管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都不断地发生剧烈的变化,但是在国际关系上,这些变化的完成所付出的成本很有限。变动中的欧洲始终能维持其和平的气氛,这是由于什么原因,实在很值得分析。

在19世纪中,维持国际和平的主要功臣是近代机械化的工业。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先后受到工业化的影响,这种趋势促使他们的眼光内向,并养成一种崇拜科学万能的幻想:以为只要使用科学方法,则任何问题均可迎刃而解。

在工业革命中的领导国家显然是英国。在1830年和1840年的时代,英国的煤、铁、钢的产量和制成品的输出量都远超过其一切欧陆邻国。但是不久其他欧洲国家也都先后走向工业化的途径。到了1900年,英国成为欧洲的银行,而欧洲则成为世界的银行。

工业革命带来了经济繁荣,增强了中等阶级的社会地位。一般说来,中等阶级具有爱和平和反专制的本质。所以在这个阶段之内,欧洲各国的政策是在国内推行宪政,在国外维护和平。

一般人的感想是只要机器还能制造奇迹,则实在无需要也无时间去从事那国际间的争吵。同时工业革命也帮助打破国家之间的壁垒。铁路网的建立已经逐渐把整个欧洲连成了一片。大量生产的结果也势必要求在原料来源和产品市场上彼此作合理的交换,所以闭关自守的局面也就无法维持。

不过,工业化若能适可而止,则应该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不幸的,事实并非如此。近代工业变成了一个永无休止的扩张力量。它增强国家的经济力量,但同时也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它促进民权主义,但同时也发扬民族主义。所以最后的结果是不仅不能保持和平,反而会引起战争。不过,这都是后话,至少在19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的确还是有助于国际和平的维持。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