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山居
蓝色孤影 |
本书由书旗(得间)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
六月盛夏,重庆城像是被架在火炉上炙烤,空气闷热得仿佛一拧就能滴出水来,刚下火车的杨叶拖着行李箱,还没出车站就感觉自己像是从游泳池里捞出来的一样。
四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他终于从那个伤心地逃离,如今又带着一身疲惫回到这片土地。手机相册里,重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还闪烁着新鲜的光芒,而父母的遗书就静静地躺在箱底,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他心口,每呼吸一次都泛着细密的疼痛。
三百六十万,两条人命的价钱,到最后却买不回父母一句叮咛。
……
杨叶深深地呼出一口炽热的气,抬头看了看头顶上的太阳,这才早上八点多,太阳就这么炽热,这还要人活吗?他抹了一下额头细密的汗珠,嘟哝着。
火车站硕大广场的柏油在阳光的照射下,更为刺眼、更有一种炙烤之感,那种急切想要回家的感觉更为急迫了……
杨叶本想趁着时间早,要去汉源市福利院,看看有小半年没有见面的孩子们,尤其是那个叫嘟嘟,两岁多一点的小女孩……
转念一想,既然要想收养这个可怜、可爱的身患绝症的小女孩,就要给她一个舒适、幸福的家。可是老家的房子有五六个月没人居住了,还是要好好地收拾一下才行。
算了,收拾好家里再来一趟吧!
……
出租车一路颠簸,驶向那片他既熟悉又陌生的山区。
“小伙子,你是要去桃源村?去那里做什么?穷乡僻壤的,连像样的路都没有。”司机操着一口浓重的四川口音,透过后视镜打量着沉默寡言的杨叶。
“回家。”杨叶挤出两个字,目光落在窗外飞逝而过的景色上。
司机摇摇头,不再多言,年轻人的事,他一个跑江湖的也不懂。
车子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几个小时,才在一处破败的村口停下。
“到了,前面就是桃源村,你自己走进去吧,我可不敢拿我的车冒险,前面的路太难走了,弄不好就陷进去,很难搞出来的。”司机指了指前方,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
杨叶付了车费,拖着行李箱,深一脚浅一脚地踏上那条坑洼不平的土路。路边荒草丛生,几只野狗懒洋洋地趴在树荫下,看到生人,也只是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
眼前的景象与记忆中的桃源村相去甚远。记忆里,这里虽然贫穷,但也充满生机,孩童的欢笑声、大人们干活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热闹的乡村画卷。而现在,这里死气沉沉,仿佛被世界遗忘了一般。
走到村口那棵老槐树下,杨叶停下了脚步;这棵树是村里的“守护神”,小时候,他经常和村里的伙伴们在树下玩耍,听老人讲那些古老的传说。
如今,老槐树依然枝繁叶茂,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而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孔却已不知去向。
回来了!终于回来了!
杨叶深吸一口气,拖着沉重的行李箱,向村子最深处的那座既熟悉又陌生的杨家老宅走去,那是他从小长大的地方,也是他此行的目的地。
杨叶拖着行李箱,沿着坑洼不平的村路往前走,路过村委会门口的时候,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坐在门口的条凳上抽着旱烟,吧嗒吧嗒的声音在寂静的午后显得格外清晰。
老人正是桃源村的村长,年轻时还当过兵,退伍后就回到村里,一干就是几十年,村里人都敬重他。
“这不是叶娃子吗?啥时候回来的,几年不见,都长这么高了!”老人一眼就认出了杨叶,浑浊的眼中泛起一丝光亮,原本平静如水的脸上顿时荡漾起一层层笑意,像是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颗石子,泛起圈圈涟漪。
杨叶放下行李,连忙递上一支烟,笑着说:“老叔,我刚回来的,这不今天就过来看看您,您老身体还好吧?”
杨村长接过烟,用手指敲了敲烟杆,笑着说:“好着呢,好着呢,这把老骨头还硬朗着呢!倒是你,好几年都没看到你的人影了,听说你在城里上了大学,现在是大学生了,了不得啊!”
“老叔,您就别笑话我了,我现在就是一个无业游民。”杨叶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 “我现在啊,也就是个闲散人员。”
“咋会是无业游民呢,大学生可是香饽饽,多少大公司抢着要呢!”杨村长吸了一口烟,缓缓吐出一口烟圈,“怎么样,这次回来是准备在城里大展宏图,还是……”
杨村长欲言又止,他知道杨叶的父母因为空难去世了,这孩子心里一直有个疙瘩,他怕提起伤心事。
杨叶自然明白杨村长的意思,他勉强笑了笑,说道:“老叔,我这次回来,不走了,就留在村里,准备把咱们桃源村发展起来,让村里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好好!”杨村长听了,眉毛都立了起来,脸上的笑容更浓了, “这可是大好事啊!叶娃子,有出息!你准备怎么干?需要我做什么,你尽管说,我这个老头子虽然老了,但还有一把力气,还能干点活!”
“老叔,您就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到时候少不了您帮忙,您就请好吧!”杨叶知道老村长是真心实意为村里好,便宽慰他道。
“好!好!好啊!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你看看,你这一回来,我都不知道该怎么疼你才好。对了,你家那房子,都空了小半年了吧,要不要我找几人帮你把家里打扫一下,你一个人能忙得过来吗?”杨村长关切地问道。
“老叔,没事的。如果一个人确实忙不过来,我再请您老人家吧。”杨叶微微一笑道。
“如果有事,不要给老叔客气。去吧去吧!”杨村长摆摆手道。
……
杨家老宅是一座青砖灰瓦的三进三出四合院,布局规整严谨,层层深入,颇具古典韵味。穿过写满岁月的垂花门,踏上由青石板铺成的甬道,便来到了第一进院落。院中几棵枣树挺拔茂盛,每逢金秋,树上挂满红彤彤的果实,映衬着青瓦飞檐,展现出一幅古典田园美景。
第二进院落最为宽敞,院中有一口古老的水井,井水清冽甘甜,旁边摆放着木制的风车和水桶,曾是桃源村村民日常用水的来源。几株石榴树在井边茁壮成长,五月榴花开时,红艳艳的一片,把整个院落装扮得温馨而繁盛。
走进第三进院落,便是一处幽静的花园,其间亭台轩榭,翠竹摇曳,曲径通幽,恍若远离尘世的清净之地。这里曾是杨叶父母纪念日的宴请之地,承载着许多温馨的回忆。时间的洗礼并未让花园显得荒芜,反而增添了几分沧桑之美,各种野草在无名的角落里蓬勃生长,显示着生命不息的顽强力量。
整个杨家老宅不仅是杨叶的家园,也是记忆的载体,每一块青砖、每一片灰瓦都记录着岁月与情感的脉动,尽管物是人非,老宅依然屹立,默默守候着主人的归来。
杨叶放下行李箱,挽起袖子,开始清理庭院;拔草、扫地、整理杂物,简单重复的劳动,却让他原本烦躁不安的心逐渐平静下来。
夕阳西下,杨叶终于清理出一片空地,他坐在院中的石凳上,望着满天的晚霞,思绪万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