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四章

劫杀来时应远遁

一个人像松鼠一般机灵,会是怎样呢?至少可以避开许多乱子和冲突,让自己走在一条安全之路上。

强者谋事的手段

世上有“人杀”,可用人道来救。人杀之上为“天杀”。“天杀”来时人应该顺天避杀。刘关张团聚后,再次遭曹操大军追杀。此时曹操刚灭了袁绍,正是巅峰。刘备不以鸡蛋碰石头,远走荆州投刘表,主动失败避开劫杀。

刘备兄弟三人重新聚义后,暂时按兵不动。袁绍与曹操争天下,被曹操打得大败。曹操依仗官渡之战的威风,要灭四方诸侯。刘备首当其冲,索性反客为主,领兵直奔曹操老巢许昌。曹操大惊,丢了袁绍来挡刘备。曹、刘会战于穰山,二人再次照面。曹操用鞭子指着刘备的鼻子大骂“忘恩负义之徒”,刘备回敬道:“汝托名汉相,实为国贼!吾乃汉室宗亲,奉天子密诏,来讨反贼,”于是就在马背上朗诵汉献帝给他的衣带诏。曹操怒了,掩杀过来,赵云大展神威,关张左右夹击曹操,曹操大败。曹操心生一计,断了刘备的粮草,又分兵攻打刘备地盘,刘备顾此失彼,因兵力悬殊,被曹操打得大败。关、张这时各战一方,刘备被困无助,欲拔剑自刎,赵子龙飞骑而至,救了刘备。刘备会合关张,且战且走。曹操既胜,因为还有其他的事,不及追赶。刘备失去了所有的地盘,只好前往荆州投靠刘表,暂时落脚,以避曹操之威。

刘备启示录

不要与在最佳状态下的敌人争锋。该走就走

曹操灭了袁绍后,威风八面,感觉天底下再没了对手。诸侯皆鼠辈尔,只有刘备与孙权是隐患。孙权远在江东,刘备近在眼前,曹操势必要再次灭杀刘备。刘备这时刚恢复元气,经不起大战。但经不起也要打,否则只会坐以待毙。刘备聪明,反客为主袭许都,打乱了曹操步骤。曹、刘会战于一个双方事先都没有想到的时间地点,刘备占了先,趁乱进攻有小胜。但曹操到底兵马强大,人数多达十几万,而刘备只有万八千人,势必落败。

刘备险些被逼死,幸好新收的保镖赵云起了大作用。刘备见曹操势大,避其锋芒,远依刘表。他不与曹操死拼到底,可谓明智。

任何时候人要有保命绝招

本来刘备这次在劫难逃,先前他还可以利用吕布与袁绍二人为他卸力,现在吕、袁二人先后被曹操灭了,刘备再没了帮手,只好硬拼。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一般来说硬拼只能小胜,不能大胜与反败为胜。在此役中救了刘备的主要是以下两点:

一是刘备够有胆,敢率先挑战曹操,反客为主。这样就打乱了曹操的原定计划,来不及调动全部力量灭刘备。刘备再全力一拼,果然杀出了生路。

二是有武功高强的赵云作贴身护卫,这就如同包公有了展昭,总能逢凶化吉,有惊无险。从保命角度看,赵云比关张还重要,因为关羽张飞再厉害,一开仗就都忙着厮杀去了,很难二十四小时保护刘备。刘备在多年战争中也把自己训练成一员大将,也能战,也能射,还能跑。但光凭刘备那点武功还是不行,所以一定要找个管用的高手时刻保驾,而赵云就是最佳人选。

赵云是刘备长期物色的对象,先是从公孙瓒手中借来帮忙,后来赵云帮忙完了回公孙瓒处,刘备依依不舍,一谈起“子龙”就赞不绝口。公孙瓒败亡后,赵云落草为寇,刘备与之偶遇于途,大喜望外,很自然地收为己用。

刘备是个有眼光的人,先找来关张,又找来赵云,最后还找到诸葛亮,所以说命不该绝,退一万步不能得天下,保命的本事还是大大有的。

吃人饭,就要说好话

寄人篱下要谨慎

善于说话的人,能让对手一身舒坦。有些人善于说话,是因为他懂得寄人篱下要谨慎的道理,更因为他骨子里还是想利用人。

强者谋事的手段

人免不了寄人篱下,再大的英雄也有落难的一天。刘备逃难到荆州投奔刘表,甘心做刘表的走狗,帮这帮那,并且知趣,从不要东要西。刘表感动,划了块小地盘给他。后来刘表的小舅子蔡瑁要杀刘备,刘备因小心谨慎,又事先感化了刘表手下的谋臣伊籍,伊籍在关键时候向刘备通风报信,刘备得以逃脱。

刘备被曹操打败,南奔荆州逃难,依附刘表,虽然刘表待之甚厚,刘备也不能不感到寄人篱下的痛苦,好在刘备很知趣,会看事,一来就帮刘表平定了张武、陈孙之乱。刘表见刘备如此厉害,大喜,把新野县给了他,准备重用,其妻蔡夫人阻之。蔡夫人之弟为蔡瑁,有夺荆州之意,极盼刘表早死或荆州内乱。刘备前来,不幸挡了蔡瑁的枪子。刘备知他有加害之心,小心防范。刘表有二子,大儿子刘琦为前妻陈氏所生,小儿子刘琮为后妻蔡氏所生,刘表想立刘琮为继承人,又恐碍于礼法,问教于刘备。刘备建议最好不要废长立少,否则要生乱。不巧蔡夫人在屏风后听见了刘备的话,怀恨在心。乃与蔡瑁设计宴请刘备,欲除此心腹大患。刘备客居荆州,无法推诿主人之请,只好命赵云带三百士兵陪他前往。蔡瑁一见刘备入瓮,马上布置。次日大开酒筵,蔡瑁将文官请在一处,武官又请在一处,要把赵云与刘备分开。赵云不去,刘备觉得不去于礼不合,只得让赵云前去。赵云一走,蔡瑁马上准备下毒手,幸有刘表手下谋臣伊籍早被刘备感化,暗中通报。刘备大惊,假装如厕,从后园策马狂奔。马行数里,前有大溪阻路,后有蔡瑁追兵渐至,刘备无法,拼死一搏,纵马跃溪,人马合一,紧急中发挥了最大潜能,奇迹般跃过水溪,又逃过了此劫。

刘备启示录

寄人篱下轻则受辱,重则有难。所以必须小心再小心

刘备与刘表本是同宗,二人以兄弟相称。刘备善于利用家族关系求生存与发展,先后依附过刘焉、刘恢、刘虞,这次依附刘表,用的乃是相同的手法,依然管用。然而此地情况十分复杂,刘表比刘焉等人地盘都大,独占荆州,完全是一方诸侯,因此遭到了内亲蔡瑁的觊觎。蔡瑁要占刘表的江山,蔡夫人想让刘表废长立幼,蔡氏集团不满现状,偏偏刘表又是个没主见的人。刘备在这时跑来,不由陷入了刘表的家事。再加上刘备本领高强,难免引起蔡瑁的嫉妒与蔡夫人的疑心:大耳贼是不是夺荆州来了?刘表为人相当忠厚,与刘备十分相投。刘备寄人篱下,又无新招,只好小心再小心,先前他还想发展,现在就只能先避祸了。即使如此,刘备还是遭了暗算,因为主人要整客人是很容易的。这次比上次打仗更凶险,连赵云都被蔡瑁骗走了,谁能救刘备?唯有他自己。任何时候小心都没有错,刘备不小心早就不知被谁灭掉了。三国时代完全是弱肉强食,再有本事的人都得多个心眼,因为对手太多,情况太复杂,何进、董卓等人当初不可一世,就是因为一不小心而被人暗算致死的,刘备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当然每走一步都万分小心了。

改变被动的一种方式

以杀机为转机

把被动变为主动,是扭转局势的一种动力。在看不见的杀机中发现生机,则为一大方法。

强者谋事的手段

天地之道曲曲折折,天地机关牵牵连连。杀机由心生,杀机由力解,杀机一解就会转化为其他的机变。刘备只要能应付杀机,就会有转机。曹操、蔡瑁等人的连续追杀让刘备醒悟到必须要请高人助阵,从而引出诸葛亮。天地之道稳定而变化丰富,一般来说三次好后会有一次坏;同样地,来三次坏后也会至少出现一次好。

刘备骑着的卢宝马跃过檀溪,躲过了蔡瑁的追杀,在路上遇一童子,知他是刘备。刘备甚奇,问童子:“汝师何人也?”童子说是“水镜先生”。刘备知道遇上了高人,前往水镜处虚心问教,求他指点迷津。水镜说刘备之所以老是吃败仗,是因为没有军师。一语点醒梦中人,刘备恍然大悟,忙问军师何在?水镜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说得刘备心痒痒,问“伏龙、凤雏何人也?”水镜装痴,抚掌大笑曰:“好!好!”点拨到此为止,大吊刘备的胃口。第二天赵云带兵找来了,将刘备接回新野县。刘备刚回城,忽见一人长歌而来,刘备知是异人,上前搭话,果然此人是来投奔刘备的,名叫单福。虽不是伏龙、凤雏,却也厉害。曹操听说刘备在荆州又死灰复燃,吃惊不小,命曹仁、李典领兵三万杀来新野。刘备用了单福之计,将曹仁打败。曹操知曹仁不是孬种,怎会三下两下就打道回府,觉此事蹊跷,一问才知刘备有了单福。曹操谋臣程昱知道单福底细,向曹操说了:“此人非单福,徐庶是也。”建议将徐庶骗来。徐庶智高,本不可骗,只因是孝子,见了程昱模仿的老母笔迹,不及明察,被一封伪信骗离了刘备。刘备哭哭啼啼地将徐庶送了又送,泪下如雨,说:“元直去矣!吾将奈何!”徐庶已经走远,忽又拍马而回,想起一友可佐刘备,说:“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于是引出了诸葛亮。刘备甚喜甚喜,知道以往的厄运马上就会结束,东方已现曙光。

刘备启示录

只要有信念就能熬住

刘备忍功天下无双,让人打,让人追,他就是不死。这一切源于他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的坚强信念。他认为自己将来肯定会当皇帝,而在登基前他是不会死的。他把自己当神,或说有神相助,所以总能战胜困难。我们要学刘备,要为自己树立一个坚强的信念,这样才能熬过漫长的冬天。

机遇可遇不可求。最困难时就会有转机

任何时候人的眼睛都要放亮,心中坚决不可丧气。刘备不愧是英雄,刚逃大难,乍逢高人马上精神抖擞起来,虚心求救。水镜先生可怜他是落难的英雄,为他指点出了一条生路。刘备遇见水镜算有福了,大脑一下子开了窍,从此将工作重点放在找军师上,而并不着急打仗报仇争地盘,闲事更要少管。果然他得到了徐庶,凭徐庶指点顽强打败了曹操派来追剿他的曹仁大军。曹操计赚徐庶,徐庶救母心切,只好离开刘备,走时推荐了诸葛亮,正是水镜讲的伏龙。刘备大喜。从水镜到徐庶,从徐庶到诸葛亮,刘备一路开了眼界,知道世上高人无数,他一个常败将军还敢不敬圣贤吗?刘备一是眼力好,二是虚心,三是耐心好,这三点使他奇遇不断,最后奇遇变机遇,刘皇叔赌命一搏,果然成功了。说是赌其实也不是赌,因为刘备是有大来头、有大能力的人,他知道怎样才能使自己最大限度地壮大起来。

所谓赌,就是握紧手中的牌,并一步一步地玩好,一张一张地拈起来、打出去。机缘巧合要抓住。老天爷一步一步地安排,把诸葛亮推到刘备面前,要是他还抓不住,那就只好任凭命运宰割了。

奉能人为情人

聘大才要用大礼,要奉军师为老板

用最饱满的热情对待能人,就会获得更多的出人意料的回报。

强者谋事的手段

如果一个人不是大才,就要找大才帮忙;如果自己已经是大才,那也要再找一个大才来出谋划策。刘备一直很谦让,在曹操手下时甘当老二,让曹操当老大;他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也是甘当老二,让诸葛亮当老大,基本上都是诸葛亮说了算。如果说刘备当初甘心奉曹操为老大是没办法,那么他如今以诸葛亮为老大就是一种很深的智慧了:他要让诸葛亮做主人,也就是说,不做外人,这样才会使他最大可能地卖命。

刘备因司马徽的暗示与徐庶的推荐,备礼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如此大事,关张二弟自然随往。到了卧龙岗,风景幽深清朗,一看就是高人隐居之所。刘备喜不自胜,亲自叩门求见,不巧诸葛亮一早就出去了,刘备不胜怅惘。在回去的路上,刘备遇见诸葛亮的朋友崔州平,二人对谈,崔州平指出:“将军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一切自有天数。”刘备不为之动摇,道:“备身为汉胄,合当匡扶汉室,何敢委之天数。”

过了几天,刘备在新野打听到诸葛亮已回山,马上备马前往。张飞说:“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让人唤来就是了。”刘备叱其无礼,冒雪前往。还没到卧龙岗,又碰见了诸葛亮的朋友石广元与孟公威,石、孟二人潇洒的风度博得刘备好感,同时更觉得诸葛亮档次极高,高深莫测。没想到这次诸葛亮又先刘备一步出门去了,刘备只见到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刘备毫不气馁,留了张字条以表仰慕,回去路上又碰到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承彦,更觉亲近,好像与诸葛亮已经是熟人了。

冬天很快过去,刘备忙完了手上的事,又择良辰吉日前往卧龙岗拜访诸葛亮,关张二人不悦,张飞说:“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又遭刘备训斥。到了庄上,诸葛亮在睡觉。刘备耐心地等诸葛亮睡醒,恭恭敬敬上前,一见面就下拜行大礼。诸葛亮泰然受之。二人先是一番客套,然后刘备直奔主题,希望孔明出山辅佐他打败曹操,匡扶汉室。孔明辞以才疏学浅,不足当大事。刘备再三恳求,孔明于是侃侃而谈,指出曹操不足畏,孙权亦不足畏,刘备应取荆州、益州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鼎足称雄,然后联吴抗曹,天下可定也。孔明特别指出:“曹操先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讲出了“人谋”的重要性。刘备听了孔明的一席话,脑海中顿时勾勒出了两幅图:第一幅是他占了荆、益二州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第二幅是他灭掉了曹操孙权,坐在皇位上左顾右盼,好不精神!马上喜笑颜开,再次请求孔明出山辅佐,师事之。孔明又推,刘备急了,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孔明见他实在诚心诚意,又是为了天下百姓,也就应允了。刘备欢欢喜喜与关张陪同孔明下山,如得凤凰。

刘备启示录

聘大贤要用大礼。否则自家不好意思

刘备在来荆州之前没有听说过诸葛亮,这并不是说诸葛亮在当时名气就到荆州为止,而是说刘备开始没有这个思维,一门心思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曹操、袁绍等军事统帅与关羽、张飞、赵云这样的军事将领身上,并没有想到世上还有一种叫做“军师”的人。在诸葛亮来之前,他也有孙乾、糜竺、简雍等谋士,但都不是军师的概念。刘备曾经长期跟过曹操,自认为曹操有的他都学会了,即:

A.曹操是丞相,他是刘皇叔,身份不比曹操差;

B.曹操能厚黑,他也能厚黑,甚至更厚更黑,手段不比曹操差;

C.曹操手下有张辽、许褚、夏侯渊等大将,他有关羽、张飞、赵云,比曹操的大将更厉害。

除了暂时地盘与兵马不如曹操外,刘备简直想不通还有什么不如曹操,但事情就这么怪,他越像曹操越吃亏。

这是因为:刘备用曹操的手段对付曹操,虽说玩好了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曹操又怎会让他玩好?曹操是游戏规则的主人,刘备跟他学就只能永远被牵着鼻子走,永远被动挨打。

所以刘备不能做曹操,他要做自己。而光是行仁义还不够,必须另有高招,跳出别人规定的游戏规则,自成一道,方可克之。

诸葛亮就是刘备的高招,诸葛亮让刘备自成一道。

这是因为:曹操虽有郭嘉、程昱等高智商的谋士随时为他出谋划策,但曹操刚愎自用,永远都只用自己的那一套做事,别人的话最多能听进去十分之一。所以曹操集团实际上就他一人说了算。而诸葛亮不仅要与刘备分一半管理权,还是总管、总参、总指挥,作用在刘备之上。同时又加强了刘备的总帅作用。这样,诸葛亮一来,一个刘备变成了两个刘备。

一个刘备不是曹操对手,两个刘备就能行。

换句话说:曹操只有谋士,没有军师,而刘备有军师,所以刘备比曹操多了一种关键力量,势必战胜曹操。

这是刘备的精明处,打不过对手就找人帮忙。

曹操做事是不要别人帮忙的,因为他看不起别人,只相信自己。所以曹操失败了,累死了。

刘备深知此道,有了诸葛亮后他又打胜仗,又轻松,玩太极其实比曹操、诸葛亮还好。

刘备当初之所以那么累、那么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诸葛亮还没出现,现在有了诸葛亮,他手上终于有了一样曹操没有的东西,所以必胜。即:

曹操手下有郭嘉、程昱等谋士,但没有军师,曹操用了左半脑用右半脑,其实就一个脑袋;刘备有军师诸葛亮出谋划策,以两个人的脑袋敌一个人的脑袋,因此赢了。

刘备请诸葛亮也是跟刘邦学的,当初刘邦请来了张良,得到了天下;如今刘备请来了诸葛亮,自然不比刘邦差。

刘备不是圣贤,但他知道要尊敬圣贤。他不是圣贤但不自卑,越发谦虚好学,师事孔明,所以能让孔明以圣贤之身忠心辅佐。

曹操相当狂妄,以为自己哪方面都天下第一,凡是英雄豪杰他都要与之争高下,凡是圣贤才俊他都要无情践踏,如杀孔融、祢衡、杨修等,这是愚蠢的,只会自取灭亡。

刘备相当谦虚,他为自己的谦虚感到骄傲。

大贤、大才、大德、大智,这四种人是人类的精英,孔明同时兼为大贤、大才、大德、大智,级别之高已到圣人水准,刘备用孔子事老子的方式来待奉孔明,必有大成。

要把军师当老板

曹操一贯把手下当奴才使唤,他是大老板。刘备反其道而行之,把孔明敬若神明。他不当老板,让军师来当老板。军师不但是整个军队的老板,还是他这个统帅的老板。

曹操把郭嘉等人当副手、打杂的。

刘备把诸葛亮当老板,甘愿当诸葛亮的副手打杂。

诸葛亮不是刘备的副手,刘备却是诸葛亮的副手。刘备简直把一切都托付给了诸葛亮,二人相知之厚、信任之深让人感动。

刘备甘心把指挥权让给诸葛亮,这是因为他相信:

A.诸葛亮比他干得好--当然。

B.诸葛亮不会与他争天下--当然。

有了这两个当然,刘备当然放心。

集团一下子有了两个老板却丝毫不乱,这是因为:

A.两个老板二合一,不分彼此。

B.一个当董事长,一个当总经理。

这样就不会有冲突。

刘备集团采用了民主制度,谁专业谁当家;曹操集团采用了独裁制,搞一言堂。刘备一旦抛弃独裁制搞民主制,集团就有了主心骨,有了协调制度,从此便不会乱,不会跟人走,有好策略又有好执行,所以一定会赢。

玩一套人生扭转术

败后重生就是胜利

人生最大的快乐不是顺理成章,而是及时扭转,把办不成的事办成了。因此,假如遭遇失败,你扭转了此等局面,那么你就会长出一口气。

强者谋事的手段

有一种胜利是失败,那就是高兴得太早,以至阴沟翻船;有一种失败是胜利,那就是卧薪尝胆,终于东山再起。刘备有了诸葛亮后打了几个漂亮的胜仗,但毕竟不敌百倍于己的曹操大军,又被追得满天飞。赖有诸葛亮熟知地理,带领团队败后重生,这就是胜利。没有这一步就没有接下来辉煌的赤壁之战。

刘备有了诸葛亮后,如鱼得水。曹操知道了寝食不安,命夏侯惇率于禁、李典等将领率兵十万杀向新野。在此之前,东吴孙权杀了刘表手下的守边大将黄祖,大有侵吞荆州之意。曹操早想南侵,此举意在同时吞掉刘表、刘备与孙权,夏侯惇先杀过来不过是投石问路。刘表本来想学陶谦把荆州让给刘备,刘备心怀仁义,推辞不要,甘愿为刘表打仗,以致失去了拥有荆州的第一次机会。孔明叹曰:“真仁慈之主也!”

夏侯惇兵至,孔明第一次大显身手,在博望坡用三路伏军大破曹军。夏侯惇败回许昌,曹操大惊,点起五路大军共计五十万兵马,杀向荆州。孔融阻止,曹操杀孔融。刘表病重将死,想把荆州托付给刘备,刘备泣拜曰:“备当竭力以辅贤侄,安敢有他意乎!”刘表于是遗命刘备辅佐长子刘琦为荆州之主。刘琦这时不在荆州,急忙赶来,蔡瑁不让进,刘琦只得站在门口大哭一场回江夏。刘表一死,蔡夫人写假遗嘱,以刘琮为荆州之主。不久曹操大军已至,刘琮、蔡瑁不敢硬拼,投降了曹操。

刘备见突变连发,问计于孔明。孔明知新野已成火池,建议将人马转移到樊城。刘备从之,又恐百姓被曹兵蹂躏,张榜告知可以随行。结果刘备军队一下子多了一个沉重的包袱,行动不便。曹军前锋曹仁追来,占了新野空城,半夜被刘备的伏军烧死大半。曹操闻之大怒:“诸葛村夫,安敢如此!”大军掩杀过来。刘备人少,孔明建议又从樊城转移到襄阳,以免被包抄。刘备于是又携带两县百姓战略大转移。到了襄阳,不料刘琮不认他这个叔叔。这时蔡瑁手下大将魏延大开城门起义,刘备担心城中百姓安全,没有进城。孔明熟知荆州地形,建议又转移去江陵。襄阳百姓趁乱纷纷出来跟着。

刘备带着三城百姓同行,行军极缓。孔明让关羽先行与刘琦会合,在江陵准备好迎接大部队,张飞断后,赵云保护刘备全家,其余将领各护百姓火速行军。走了几天,不见关羽消息,刘备着急,担心关羽搞不定,让孔明亲自去一趟。孔明因事关刘备十数万军民的落脚生存问题,只得离开刘备前往。

诸葛亮一走,曹军就追来了。刘备领众将奋斗冲杀,且战且走,百姓各自逃命。赵云一路杀敌,不觉把刘备妻小落下,急忙去找,糜夫人已受伤,让赵云抱着阿斗去找刘备,自己怕连累赵云杀敌,投井而死。赵云怀抱阿斗,大杀曹兵曹将,挥剑跃马,所到之处血如泉涌,最终杀出重围。张飞在长坂桥接应住赵云,大喝一声,霹雳顿起,将曹操追兵吓退。

刘备找到了阿斗,继续前行,不久关羽、刘琦、孔明三路人马前来接应。刘备集合四散军民,暂住刘琦江夏,以图江陵。

刘备启示录

人不是神,可以创造奇迹,但不能创造神迹

诸葛亮智商绝高,但以刘备集团的几千人挡曹操的几十万人,这还是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这不是悬殊几倍,而是悬殊百倍之多,诸葛亮不是神。就算他是神,曹操也会见神灭神,所以诸葛亮不能硬碰硬。

诸葛亮为刘备献的第一计是吃掉荆州,接管刘表兵马钱粮,以荆州抗曹操。刘备要行仁义,不从。

诸葛亮的第二计为战略转移,刘备知他熟地理,当然同意。

诸葛亮的第三计是立足江夏,以占地利,刘备因此而战后重生。

诸葛亮在几千人对抗几十万的情势下,能保刘备主力不毁,还有个安全的地方落脚,可谓高人。

当然高人也有应付不了的事,高人也不能想怎样就怎样,这回刘备如果没有孔明,曹操一定会把他一锅端。孔明创造了奇迹。即:

大胜--不可能

小胜--可能

大败--难免

败后重生--可以做到

这就不易了,从这一角度讲,刘备又胜利了,因为就算有曹操几十万大军昼夜追杀,还是追不到刘备。荆州是诸葛亮的地盘,地理烂熟。山高水远,曹操的北方兵吃苦不小。

翻身之术不可传

蚂蚁咬脚心掀翻大象

翻身术是指在弱势情况下,能够以智力打败强者。蚂蚁咬脚心掀翻大象,则为一招。

强者谋事的手段

大象全身坚如厚甲,仿佛坚不可摧,但大象也有死穴,那就在脚心。蚂蚁只要咬准大象的脚心,大象一痒一痛就会轰然倒地。刘备联合孙权,咬准了北方兵不擅长水战这一点,将曹操骗到长江上决战,结果一阵浪打浪接一阵风吹火,将曹操这只大笨象掀翻倒地。

刘备被曹操追杀到江夏后,马上与诸葛亮商量如何反败为胜。诸葛亮指出,当初他在卧龙岗与刘备定下的“联吴抗曹”的大计是到实现的时候了。刘备称好,诸葛亮于是飘然至吴,舌战群儒,并有效地激发了周瑜、孙权二人的斗志,孙刘正式结盟,共同布置、共同防守,迎战曹操。

刘备采用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策略,一下子有了强大的盟友,实力骤增,信心暴涨。在诸葛亮的指挥下协同周瑜作战,孙刘终于凭斗智斗勇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辉煌战果,平地大翻身,从此与曹操平起平坐,逐渐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刘备启示录

大象越庞大。越容易被掀翻

曹操霸气十足,本部兵马五十万再加上荆州兵马二三十万,号称百万大军,吃了刘表马上要吃刘备孙权,结果把二人逼急了,结成了本来不可能的联盟。

曹操本来就骄傲,现在见刘备被打得满地找牙,十分开心,打好如意算盘,准备把刘备彻底葬送。孙权嘛,碧眼小儿而已,他老爹孙坚倒是能与我有一拼,如今小鬼当家,还不被熊吃了?

刘备与孙权看准了曹操的心理,所以抱着决一死战的英雄气概来作战。同时他们深知自己智慧并不高,所以把大事交给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来做,他们负责稳定军心,充足后勤。

在孙刘结盟期间,有过几次窝里斗,到底双方都忍下去了,大敌当前,必须团结!

刘备谦虚而坚毅的性格在这次大战中体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蚂蚁虽小能掀翻大象,他曹操就算是天兵天将,也要被大卸八块。

刘备越败越精神,越败越智慧,这样曹操便不足畏矣。

不要羞于与陌生人打交道

刘备与孙权之父孙坚曾是战友,但与孙权没有任何交情,事前只听说孙权子承父业把江东经营得不错,其他的就不知道了,基本上是陌生的。交往倒是有一次,说来也是刘备有远见:当初刘备在荆州依附刘表时,孙权杀了刘表的守边大将黄祖,当时刘表要报仇攻孙权,被刘备以抗曹要紧劝止了。假使那次刘备赞同甚至参与了刘表打孙权,那么赤壁之战前孙刘很难结盟。

刘备一生小心谨慎,屡有后福。他既不得罪刘表,也不轻易得罪孙权,于是有了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好运。

有了与孙权之父的交情与曾劝止刘表不打孙权这两点微弱人情,刘备还不足以与孙权攀交情。正因为有了曹操这个共同的敌人,他们才能结成原本不可能的联盟。

刘备不管他孙权是谁,既然有必要结盟那就一定要结盟,也许陌生人比熟人还好共事,因为主客到底要讲个互相尊敬。换个角度讲,刘备这次救了自己也救了孙权,这就是他对人好、努力求援与努力帮人的好报。

世上没有陌生人,只有利益相同或利益相冲突的两种人。敢与陌生人打交道的人才会有朋友、有机会。

刘备胸怀天下,天下人都在他的胸中,所以他交起友来相当自然,大大方方。

不认识、不熟悉没关系,有共同利益就可以走在一起。

下一盘你死我活的棋

用最狠手段力求当最大赢家

有些时候,凭任何好言巧语都难解决问题,这时只有去下一盘你死我活的棋,看谁是最后的赢家。

强者谋事的手段

当情况混乱时,谁果断谁受益;当牌局渐明朗时,谁用最狠手段谁就是最大赢家。赤壁之战中刘备一看孙权、曹操二人果然绞杀在一起,便迅速按诸葛亮的布局上夺湖北,下夺湖南,以闪电之势夺得极大地盘,成为赤壁之战最大赢家。

赤壁之战胜利后,刘备采用了孔明在战前就定好的计策,趁战乱出现真空,马不停蹄地攻下了南郡、荆州、襄阳三大地盘,成了赤壁之战的最大赢家。曹操败后继续派曹仁与孙权鏖战,孙权见胜利果实被刘备夺去,大怒,撕毁了联盟,但也无法。

刘备乘胜推进,赵云智取桂阳,张飞硬拿下武陵,关羽勇夺长沙,一下子把刘备的地盘从湖北扩到湖南。这时孙权依然忙着与曹操在合淝会战,无暇顾及刘备,小有交锋,总被打败。

刘备借孙权破曹操,又借曹操牵制孙权,迅速出击,终于有了一大块属于自己的辽阔地盘,兵力一下子壮大到几十万,人才济济,王者之象已露端倪。

刘备启示录

东方不亮西方亮,北方不利南方利

刘备当初在中原各处大战时,做梦都没想到会在南方有发展。他从中原来到荆州也只是暂时落脚,恐怕眼睛还在往中原看。但诸葛亮的出现与孙权的出现使刘备不得不把眼光从中原收回放到了南方。中原姑且让曹操称霸吧,南方可是我的,以中国之大何处不可称王?

刘备这么一来就搞对了,南方与北方同样辽阔,而且南方比北方富。更重要的是南方还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各方力量都较弱,好取!

刘备往南发展是一大转机,北方平坦,适合曹操;南方崎岖,适合刘备。北方干燥,适合曹操;南方湿润,适合刘备。刘备一下子爱上了南方,因为南方能实现他的梦想。当初他心动较迟,但这没关系,只要行动快就可以了。

讲仁义也要讲效益

刘备最讲仁义,但也不是无条件讲仁义。从根本上讲,他讲仁义是因为有利于事业发展,他的仁义是为效益服务的。

当仁义与效益冲突时,他选择效益。

这就是刘备不惜在赤壁之战后迅速与孙权闹翻的原因,并不是说他露出伪善的狰狞面孔,而是“天予不取,必受其殃。”机会也许只有一个,过期作废。

况且孙权不仁在先,还没打赤壁之战时就想把他和曹操一起消灭,不让他进入主战场,还屡次三番要杀孔明。刘备不打算杀孙权,只抢他的地盘,可以说已经够仁义了。

盟友是友,可以共同御敌。

盟友不是友,随着胜利的到来,谁都会为利益大打出手。

刘备能在这友与非友间巧妙斡旋与果断出击,显出了超人的智慧。

只有死党与死士才是我们的盟友。

只有自己人才是永恒的盟友,其他的盟友都是暂时的。

紧绷着脸不会有好处

顺水推舟和解可以占主动

紧绷着脸,是不会有好处的,因为这样太冷酷,会让别人产生畏惧感。因此该顺则顺,该和则和,这样就可以占得主动。

强者谋事的手段

当教训对方后,对方若主动求和,可见已有一定程度屈服。刘备抢了孙权的地盘后孙权也想硬夺,但又夺不过,只好主动联姻。于是刘备大摇大摆地做了东吴女婿,完全占了主动。

刘备夺了孙权战果与地盘,孙权恨之入骨,用周瑜之计假意要把自己的妹子嫁给刘备,好骗来宰杀。刘备见对方示“好”,便将计就计来到江南。吴国太爱婿心切,护住刘备,刘备得以大享艳福。孙权忍不住终于要杀刘备,又被赵云用了孔明的锦囊妙计救走。周瑜追之不及,被嘲笑为“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久就被孔明气死。总的来说,这次联姻与上次联盟有相同效果,双方关系较为友好。孙权暂时不敢再如何,刘备也暂时不再推进地盘,双方维持了外交上的和平,各自享受赤壁之战的胜利果实,同时休养生息。

刘备启示录

为人不要死缠烂打。应把握尺度

刘备相当仁义,在地盘到手后,实际上他趁势要灭孙权也有可能。但他没这么做,一是有风险,二是曹操在后。

刘备与孙权结成郎舅之亲原是政治联姻,但不管怎么说也是对方主动求和的友好表现。虽说这其中有杀机,但刘备也不追究。

死烂缠打无益,不如该和解时就和解,大家好休息休息。

有时为敌人好就是为自己好,有时敌人的利益与自己的利益相同,天地之道十分奇妙,善于与敌人和解甚至合作的人受用无穷。

扩张是做大的标志

放眼向前会有更大利益

扩张局面是做大的标志。成功的局面不像一个点,而像一个水圈,精通此道的人一定是想尽办法去做大自己。

强者谋事的手段

刘备并不因地盘够大了就满足而停滞不前,不,他的目标是整个天下。他看出东吴在江南根基很稳,于是马上将目光投向荆州之南、湖湘之西的益州大地,迅速将此地装入囊中,据为己有,美其名曰“为苍生计”。

刘备再次与孙权交好后,将目光又投向曹操。曹操这时已缩回老巢,刘备便好生经营起新地盘来。

不久,曹操又坐不住了,前来灭汉中张鲁。张鲁欲取益州扩大地盘,然后与曹操抗衡。益州之主刘璋无能,欲降曹操以自保,派张松前往许昌秘谈。谁知曹操目中无人,轻视张松。张松怒而辞去。刘备早知曹操、张鲁、刘璋之间的事,半路截住张松,待之以上宾之礼,张松感动,献出了西川地图。

刘备留孔明、关羽守荆州,听从庞统之计,自领大军来接管益州。刘璋也是刘家兄弟,刘备又动了仁慈之心,到了成都后迟迟不肯动手。庞统点醒他要吸取荆州的教训,刘备于是准备动手。这时曹操见刘备入蜀,恐怕越来越难抗衡,又率先进攻。刘备在成都急切间无法除掉刘璋,于是主动移守边境,向刘璋要兵马,刘璋给了四千老弱病残,刘备大怒,正式攻打益州,一发攻取涪水关、雒城,除庞统中途中埋伏被乱箭射死在落凤坡外,进攻很顺利,张飞得了巴郡。

这时马超与曹操相争兵败,投了张鲁,来战刘备。刘备爱才,诸葛亮设计擒了马超。马超归降,刘备以之为前锋,所向披靡,刘备费时不多,费力不大,得了益州这块比荆州更大更好的宝地。

刘备启示录

人不可轻易满足,越有成绩越要再上层楼

如果是刘表之辈,一辈子只配厮守荆州,不思进取。刘备则不然,志在鸿鹄,从不会固步自封。既然要经营南方,他就要与孙权完全瓜分。孙权占东南,他就占西南。四川乃天府之国,居民百万,富庶无俦,刘备思之久矣!偏巧刘璋无能,更:巧的是张松主动前来献地图,刘备于是暂时把仁义放在一边,力取西蜀。中途马超的归降使刘备喜不自胜,马超不减吕布之勇,与关、张、赵云不相上下。这一切都表明情况在向有利于刘备的一面发展,机不可失,应再上层楼,当有更壮观的风景。

一把点住对手的穴位

一定要彻底打败敌人

点住对手的穴位,意味着找到对手的软肋,因此“点穴位”是成功环节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最具杀伤力。

强者谋事的手段

谁都有战胜敌人的可能,但不是谁都能彻底打败敌人。这至少需要自己一方够强、够占优势并具有连续打击对方的战术这三个条件。刘备在赤壁之战前基本上打不过曹操,赤壁之战后就没有问题了。刘备得理不饶人,在汉中、荆州两次战役中彻底打败曹操这个宿敌,一雪前耻,扬眉吐气。

刘备有了益州、荆州与湖湘之地后,曹操恐慌起来,点兵来攻张鲁,意在吃掉张鲁后,从汉中自上而下推进益州。张鲁不敌曹操,只得投降。刘备本来就打算进军汉中,见曹操先下手,只好按兵不动,蓄势待发。孔明故伎重演,挑动孙权攻曹操。孙权这时正与曹操争皖城,将就局势推进,不料曹操手下大将张辽十分了得,绞住了孙权。孙权反攻,大将甘宁百骑袭魏营,继而恶战于江边。此役曹操与孙权战成平手,各自休战。来年曹操再伐刘备,反被刘备一路进攻,环环相逼。诸葛亮知道曹操多疑,以疑兵智取了汉中,曹操败退。

刘备有了汉中之后,进位汉中王。曹操从赤壁之战开始,逢刘必败。这次被夺走汉中犹不甘心,再次令曹仁与刘备争荆州。关羽打败曹仁,又生擒了于禁,斩了庞德,威震华夏。曹操彻底被刘备打败了,再不敢与刘备正面争锋。

刘备启示录

要玩就玩到底。看谁笑到最后

刘备从打黄巾军开始,大大小小的战争经历了不下千次。刘备一开始是常败将军,并且逢曹必败。但他从不气馁,一面虚心向敌人学习,一面积极寻找盟友。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自行换脑,诸葛亮为他带来了新的思维。

刘备乐于接受新事物,所以打出了新天地。他知道曹操的厉害,但就是要与老曹玩到底,最后终于凭诸葛亮带队重新洗牌、重新出牌,用一系列对方不知道的手段把战争玩出了新花样。曹操故步自封,又独裁,虽能及时随刘备的变招而变招,但因为不想换脑,所以从主动出击变成被动挨打,整个局势从刘备的逢曹必败变成曹操的逢刘必败,出现戏剧性大转折。

刘备与曹操都是积极的玩家,但刘备比曹操多几张牌,多几种玩法。曹操不知道刘备的手法,所以兵将再多也无用,输了。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